黑盒测试方法论-场景法
黑盒测试方法论-场景法
简介
场景法就是模拟用户操作软件时的场景,主要用于测试系统的业务流程。
当拿到一个测试任务时,不能只关注某个控件的边界值、等价类是否满足要求,也要关注它的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是否正确实现,这就需要使用场景法来完成测试。
现在的产品几乎都是由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,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。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形成事件流。
场景分类
用例场景是用来描述流经用例路径的过程,这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遍历用例中所有基本流和备选流。
- 基本流:按照正确的业务流程来实现的一条操作路径。
- 备选流:导致程序出现错误的操作流程。
在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时,需要覆盖系统用例中的主成功场景和扩展场景,并且需要适当补充各种正反面的测试用例和考虑出异常场景的情形。
场景法优缺点
- 优点:涉及倒业务流程的业务需求适合用场景法.
- 缺点:只验证业务流程,不验证单点功能,一般先采用先用等价类,边界值,错误推断,判定表等方法对单点功能进行验证,验证通过后再采用场景法进行业务流程的验证。
设计步骤
-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,画出功能模块流程图。
- 根据流程图,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备选流。
- 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,构造场景列表。
- 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。
- 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例重新复审,去掉多余的测试用例。
- 测试用例确定后,为每一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值。
场景法实例
对淘宝网购物流程设计测试用例
- 画流程图
-
确定基本流
- 进入淘宝首页
- 浏览商品
- 进入单品页
- 选择商品规格和数量
- 加入购物车
- 前往购物车
- 选择商品
- 结算,进入确认订单页
- 提交订单
- 付款成功
- 等待收货
- 确认收货
-
确定备选流
- 备选流 1:加入购物车时,不选择商品规格和型号,返回基本流第 4 步
- 备选流 2:加入购物车时,商品库存不足,返回基本流第 4 步
- 备选流 3:加入购物车时,未登录,登录后返回基本流第 3 步
- 备选流 4:加入购物车后,继续选购,返回基本流第 4 步
- 备选流 5:加入购物车,未选择商品,结算,返回基本流第 7 步
- 备选流 6:支付失败,返回基本流第 8 步
- 备选流 7:未选择商品加入购物车,退出购物,结束
-
构造场景
- 场景 1: 登录后成功购物(基本流)
- 场景 2: 未选择商品规格和型号就添加购物车(基本流 + 备选流 1)
- 场景 3: 选择的商品库存不足(基本流 + 备选流 2)
- 场景 4: 未登录添加购物车(基本流 + 备选流 3)
- 场景 5: 商品添加购物车后继续购物(基本流 + 备选流 4)
- 场景 6: 进入购物车,未选择商品直接结算(基本流 + 备选流 5)
- 场景 7: 支付过程出错(基本流 + 备选流 6)
- 场景 8: 没有添加商品到购物车(基本流 + 备选流 7)
-
生成测试用例
总结
- 场景法概念
- 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