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测试用例设计与评审

测试用例设计与评审

简介

前面已经学过了很多种黑盒测试的方法,比如等价类、边界值、因果图、判定表、场景法等等。

那么这么多的测试方法,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,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和选择。

设计方法的选择

  • 任何情况下,都需要采用等价类划分法,将无限测试变成有限测试
  • 在规定了数据范围的情况下,必须采用边界值分析法
  • 如果需要关注它的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、业务逻辑是否正确实现,考虑使用场景法
  • 如果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,考虑选用因果图和判定表法
  • 采用错误推断法再追加测试用例

测试用例编写步骤

  1. 划分功能模块:先用思维导图把大功能里的小功能点都拆分出来。
  2. 正向功能验证:先把这个大功能的正向的操作先走通,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简单的冒烟。
  3. 单个功能项验证:把每一个拆分出来的小的功能点再去单独的验证。
  4. 功能之间交互验证:验证一些场景的用例。
  5. 隐形需求:产品特性验证,特殊业务场景验证。

需求分析

  • 帐号是手机号
  • 手机号仅限制为国内常用的号段
  • 密码必须为 数字+英文 的形式,字段为 8-12 个字符
  • 账号密码都为空时,登录按钮置灰不可点击
  • 点击登录按钮,发起登录请求
  • 请求成功,跳转到首页
  • 点击忘记密码跳转到找回密码页

测试用例编写

  1. 划分模块

uml diagram

  1. 正向功能验证

uml diagram

  1. 界面展示验证

uml diagram

  1. 单个功能验证

uml diagram

  1. 隐性需求

uml diagram

测试用例的粒度

测试用例可以写的很简单,也可以写的很复杂。

最简单的测试用例是测试的纲要,仅仅指出要测试的内容。

测试用例写的过于简单,就可能失去了测试用例的意义。比如有的用例,只把需求中的正向的功能覆盖到了,其他的异常场景都没有考虑,这样的用例是不能起到知道测试的作用的。它保证不了我们产品的健壮性,发现问题的能力也非常的差。

而测试用例写得过于复杂或详细,也会带来问题:一个是效率问题,写用例费时间,执行用例也费时间。另一个是测试用例维护成本的问题,用例条数多了维护起来就更加的复杂。

另外,测试用例设计的过于详细,留给测试执行人员的思考空间就比较少,容易限制测试人员的思维。

所以呢,我们的测试用例设计的粒度第一个要遵守公司的规则,第二个就是要在场景覆盖完整的情况下尽量的精简,这样才能够平衡投入产出比。

测试用例评审

  • 测试用例的本身的描述是否清晰,是否存在二义性
  • 测试用例内容是否正确,是否与需求目标相一致
  • 测试用例的期望结果是否确定、唯一
  • 测试用例是否覆盖了所有的需求
  • 测试用例是否具有可执行性
  • 是否从用户层面来设计用户使用场景和业务流程的测试用例
  • 场景测试用例是否覆盖最复杂的业务流程
  • 用例设计是否包含了正面、反面的用例

总结

  • 测试用例设计
  • 测试用例评审